×
打印纸张:字号选择: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

青果的功效与作用 - 清热药 打印页面

新中华秘方网 www.zhmf5.net    2017-07-04 15:09:24  

本品为少常用中药。始载宋《开宝本草》。原名橄榄。

【名称】青果

【别名】干青果、橄榄

【类别】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
【拉丁名】Canarii Fructus

【来源】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.的成熟果实。

中药青果

【植物形态】常绿乔木。树冠呈圆塔形,树干直立,呈灰白色,有黏性的芳香树脂溢出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15~30厘米;小叶9~15片,对生,椭圆状披针形,革质,长6~15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上面深绿色,光滑,下面黄绿色,网脉上有小窝点,略粗糙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与叶等长或略短;花小,两性或杂性;萼杯状,通常3裂,很少5裂;花瓣3~5片,白色,芳香,顶端钝;花盘明显;雄蕊6枚,着生于花盘的边缘,花药箭状,花丝粗短;雌蕊1枚,子房上位,3室,每室胚珠2。核果卵状纺锤形,青绿色或青黄色,光滑;果核坚硬,纺锤形,两端锐尖,有棱及槽,内有1~3颗种子。花期5~7月,果期8~10月。

青果图片

【产地】我国南方及西南各地多有生产,主产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
【加工】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洗净。鲜用或晒干。

中药青果(橄榄)图片

【炮制】捣碎,生用。

【性状鉴别】纺锤形,长约3~4厘米,直径约1.5~2厘米,表面黄棕色,皱缩。内果皮木质(果核),致密,坚硬,内三室,每一室内含一红棕色细长棱形种子,除去种皮可见白色富油质子叶两片。气微,味涩,久嚼微甜。以个粒均匀,无破碎,果肉厚者为佳。

青果

【药性】甘、酸,平。归肺、胃经。
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,利咽,生津。

【主治】咽喉肿痛,烦渴,解河豚中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4.5~9g;鲜品尤佳,可用至30~50g。

【使用禁忌】阴虚火旺,咯痰带血者禁用。

【相关药方】

①治时行风火喉捅,喉间红肿:橄榄,生芦菔。水煎服。(《王氏医案》青龙白虎汤)

②治咽喉肿痛,声嘶音哑,口舌干燥,吞咽不利:青果(去核),桔梗、寒水石、薄荷各240克,青黛、硼砂各1240克,甘草620克,冰片36克。共研末,为蜜丸。每服3克,日服2次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
③治孕妇胎动心烦,口渴咽干:青果适量。置猪肚内,炖熟,食肉喝汤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1982年)

④治酒伤昏闷:青果肉十个,煎汤饮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⑤治河豚、鱼、鳖诸毒、诸鱼骨鲠:青果捣汁,或煎浓汤饮。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
【应用】

用量4.5~9克,煎服。用治咽喉肿痛、咳嗽、烦渴、鱼蟹中毒等症。临床用治细菌性痢疾,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咽喉炎,其复方外敷治疗口疮、皮肤病,复方口服治疗咽痒干咳等。

1.咽喉肿痛,咳嗽烦渴。本品性平偏寒,功能清热解毒、生津利咽、化痰止咳。用治风热上袭或热毒蕴结而致咽喉肿痛,常与硼砂、冰片、青黛等同用;若用治咽干口燥,烦渴音哑,咳嗽痰粘,可单用鲜品熬膏服用,亦可与金银花、桔梗、芦根等同用。

青果的功效与作用

2.鱼蟹中毒。本品甘平解毒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单用鲜品榨汁或煎浓汤饮用,可解河豚之毒;本品又有解毒醒酒之效,《本草汇言》单用青果十枚,煎汤饮服,用于饮酒过度。

【古籍摘要】

1.《本草纲目》:“生津液,止烦渴,治咽喉痛。咀嚼咽汁,能解一切鱼、鳖毒。”
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开胃,下气,止泻。”

3.《滇南本草》:“治一切喉火上炎,大头瘟症。能解湿热、春温,生津止渴,利痰,解鱼毒、酒、积滞。”

【现代研究】

1.化学成分:本品果实含蛋白质,脂肪,碳水化合物,钙,磷,铁,抗坏血酸等;种子含挥发油以及香树脂醇等。

2.药理作用:青果提取物对半乳糖胺引起的肝细胞中毒有保护作用;亦能缓解四氯化碳对肝脏的损害。本品又能兴奋唾液腺,使唾液分泌增加,故有助消化作用。

3.临床研究:

据报道,青果还可治疗其他疾病,如:用青果液湿敷治疗急性炎症性皮肤病,有收敛、消炎及减少渗出的作用(中药学2001:538);

用30%的清咽雾化液(青果、大黄、牛蒡子、玄参等)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咽喉炎95例,疗效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对照组(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,1:43)。

此外,青果还可治疗口疮、癫痫等。

【其他】本品与藏青果非同科属植物,后者又称西青果,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.的幼果。藏青果的效用与本品基本相同。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zhmf5.net/zhongcaoyao/Qingguo.html
打印纸张:字号选择: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