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- 利水渗湿药 打印页面
新中华秘方网 www.zhmf5.net 2017-06-25 12:01:17
名称:川木通
类别:利水渗湿药
拼音:CHUAN MU TONG
拉丁: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
别名:淮木通
药用部位:干燥藤茎
药材性状:本品呈长圆柱形,略扭曲,长50~100cm,直径2~3.5cm。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,有纵向凹沟及棱线;节处多膨大,有叶痕及侧枝痕。残存皮部易撕裂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切片厚0.2~0.4cm,边缘不整齐,残存皮部黄棕色,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,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,其间布满导管孔,髓部较小,类白色或黄棕色,偶有空腔。无臭,味淡。
来源: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、绣球藤的本质茎。
植物形态:①小木通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又名:山木通、土木通、老虎须。 常绿攀援性灌木,高达5米。茎红紫色或黄褐色,有条纹。3出复叶对生;叶柄长3~7.5厘米;小叶片革质,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方形,长6~14厘米,宽3~7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圆或心形,全缘,主脉3出,侧脉网状,明显。圆锥花序腋生、顶生,花序每节上有1对小苞片,基部围以长方形的鳞片;花直径约3厘米;花萼4,白色,花瓣状,长方形或倒卵状长方形,先端钝;花瓣缺如;雄蕊多数,长约5毫米;雌蕊多数,长约3毫米,子房及花柱均有向上的直生毛.瘦果扁卵圆形,长3毫米,有羽状毛,宿存花柱长达5厘米。 分布广西、湖北,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⑦绣球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又名:四朵梅(《天宝本草》),山铁线莲、花木通、白花木通。 攀援灌木,高3~5米。茎褐色或紫色,有条纹。3出复叶对生;叶柄细长,右毛或几无毛;小叶卵形或椭圆形,长4~6厘米,宽2.5~4厘米,基部圆或广楔形,先端尖长,边有粗锯齿,有时深切如小裂片,齿端细尖,两面均有稀毛,或上面无毛;与花同出的叶簇生,出自上年枝条。花1~6朵簇生,花柄细长;花白色,直径3~5厘米;花被4,椭圆长方形,圆头或突成短尖头,或微凹,下面两侧密生绒毛,中间毛较稀或几无毛;雄蕊甚密,花粉囊黄色;雌蕊多数,子房卵形,花柱直立,丝状,长毛甚密,柱头短。瘦果扁卵形,长4毫米,花柱留存,钩状弯曲,有羽状毛。 生于林边及半阴处。分布安徽、湖北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产地:四川、贵州、湖南
采收加工:春、秋二季采收。除去粗皮,晒干,或趁鲜切薄片,晒干。
性味归经:寒;淡、苦.;归心、肺、小肠、膀胱经;有小毒
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,通经下乳。用于水肿,淋病,小便不通,关节痹痛,经闭乳少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小木通利小便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利水,清热,通血脉。治肾脏病水肿,急性肾炎小便不利,湿热癃闭,淋病,妇女径闭及乳闭。"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6g。
禁忌:气弱津伤,精滑遗尿,小便过多及孕妇慎用。
扩展阅读:川木通的临床应用
1.治水肿、淋证,取本品利水通淋的作用。治湿热壅盛的水肿,可与泽泻、赤小豆等合用;治湿热淋可与瞿麦、车前子等合用。
2.治缺乳、经闭、痹证,取本品通利血脉、下乳通经的作用。下乳可与穿山甲、王不留行合用;经闭可与生地、赤芍等合用;痹证可与桑枝、牛膝等合用。
3.有报道本品与它药合用治疗口腔溃疡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白带过多症、泌尿道感染、尖锐湿疣等有较好疗效。
使用注意:孕妇忌用。
药理提示:本品有利尿作用,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,对子宫有兴奋作用。
文献引述:本品利水而清热,有通利小便而兼通大便的特点。《药性论》谓之“治五淋,利小便”。